小女兒王淑瑤的出生,為高永瓊和王洪武失去女兒的生活重新添了歡樂 攝/法制晚報記者範博韜
  高永瓊的手機里還珍藏著去年地震前全家最後一張合影。雖然看到逝去的女兒會難過,但她一直不捨得刪去攝/法制晚報記者範博韜
  蘆山地震一周年紀念日本報記者故地重訪
  震中痛失愛女的母親如今又誕下一女——老天奪走的娃又還給我了
  一年前的今天,上午8時02分,大地撼動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。據2013年4月24日統計,196人遇難、21人失蹤、13484人受傷,其中重傷995人,200餘萬人受災。
  在眾多亡者當中,蘆山縣黎明村的5歲女孩王延霞就是其中之一。她原本在汶川地震中死裡逃生,卻沒有躲過再一次的天災。
  昨天,《法制晚報》記者重回蘆山。黎明村新起的小樓刷成了淡黃色,再過幾天,路邊播下的草種就能鑽出小草來了,充滿生機。高永瓊懷裡抱著女娃,有時候會想起乖巧的女兒王延霞。
  講述“我把她的照片都鎖了起來”
  昨天,記者再次見到高永瓊時,她已經不再是當年雅安市人民醫院里那個失控的脆弱女人。三個月前,她的第三個孩子出生,也是個女孩。朋友都跟她講,這是老天把奪走的娃娃又還給她了。
  最近半年來,高永瓊已經很少再提起延霞了。她說她不是忘了,只是不敢想。見到高永瓊時,她懷裡抱著新生的嬰兒,不離開她半步。
  2008年汶川地震,懷胎十月的高永瓊幸運地逃過一劫,次日便生下女兒王延霞,還一度想把她起名為“震生”。
  去年今日,命運沒再眷顧這個女孩。蘆山地震中,王延霞在高永瓊懷裡被砸中背部,這個汶川地震的幸運兒,還是沒有逃過似乎命中註定的天災。
  都說農村的家庭更疼愛男孩,可高永瓊和丈夫王洪武都說更稀罕閨女。
  延霞是高永瓊一手拉扯大的,沒跟過爺爺奶奶,5歲的女孩已經開始愛打扮了,延霞就喜歡粉色的發卡和粉色的裙子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高永瓊總是把能買到的最好看的衣服給延霞。
  為了孩子上學,一家人才租住在蘆山縣城。每個周五,他們都會回到黎明村。偏偏2013年4月19日那個周五傍晚,又是下雨又是刮大風,他們索性就沒有回家。
  高永瓊有時候會想,如果前一天回家了,是不是一切都不一樣了。
  為了讓自己不難過,高永瓊把延霞的照片都鎖了起來。偶爾翻翻手機里的照片,還是忍不住想起延霞最愛吃蘋果和香蕉,最愛照鏡子,最會撒嬌惹人愛。
  “想起來就很痛很痛的。”高永瓊聲音有些哽咽,眼淚在打轉。懷裡的嬰兒不知情況地對所有人笑,高永瓊收住眼淚,沒哭。
  回憶“她好像還活著,還有體溫呢!”
  記者登門拜訪時,高永瓊的丈夫王洪武有事出門了,記者並沒有第一時間見到他。
  高永瓊說,她知道丈夫比自己更難過。
  一年前,這個家庭在忙碌中過著日常的生活。平時,王洪武出去打工賺錢,高永瓊在蘆山縣城看管自家的建材店。按照正常的作息時間,每天早上,高永瓊要給大兒子做飯,之後送女兒延霞去幼兒園,下午4點50分準點到幼兒園門口接孩子。
  延霞有個心愿,就是讓爸爸接自己放學,但4點多的時候王洪武還滿身灰土地在打工。沒有機會接女兒放學,成了王洪武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。
  去年4月20日,醫生在雅安市人民醫院宣佈延霞搶救無效後,王洪武最不願意相信。他抱著延霞到醫生面前求助,“她好像還活著,還有體溫呢!”王洪武大喊。
  醫生卻搖著頭告訴王洪武,那是因為陽光強烈,曬得皮膚發熱。
  按照黎明村的規矩,娃娃在外面出了意外,遺體是不能進院門的。高永瓊發短信通知了所有親戚,給延霞在門口洗了個澡,在村口的山邊搭了個棚子,當天就把延霞葬在後山上了。
  今年,高永瓊在懷著孩子的時候,也偶爾到山上看看延霞,給她帶去喜歡吃的蘋果和香蕉。
  延續“哄起孩子就不那麼難過了”
  小女兒王淑瑤的到來,讓高永瓊好得快了一些。地震過去一個月後,高永瓊就發現自己懷孕了。31歲再次懷孕讓她有點吃不消。“年紀越大,生小孩越疼”。
  在一定程度上,高永瓊把淑瑤就當做延霞生命的延續。“比延霞胖了點兒,但一樣乖。”高永瓊告訴記者。到了晚上10點左右,淑瑤吃完奶後就要扯自己的衣服,示意“我想睡覺”,穿上紙尿褲一晚上也不折騰。
  淑瑤滿月的時候,高永瓊請了好多人來家裡做客吃飯。有個蘆山的朋友她沒敢打電話通知。在去年那場地震中,高永瓊的這個朋友失去了她9歲的兒子,到現在,她還沒有再懷孕。高永瓊說,同為人母,都失去過孩子,她能理解朋友的心情,也就沒有再聯繫她。
  5月18日是兒子王延高的11歲生日,記者來訪時這個小伙子到外婆家住了。家裡又多了個妹妹,延高特別高興。延霞的離開一度讓這個男孩悶悶不樂。自從淑瑤出生,延高又漸漸開朗起來。母親忙的時候,他就幫忙哄妹妹。以前與延霞只差五歲幫不上什麼忙,如今差了十幾歲,他已經有能力保護妹妹了。
  晚上9點,高永瓊家的三層小樓陷入深深的夜裡,王淑瑤開始抓衣服想睡覺了。幾個小孩兒在淡黃色的新建房旁邊捉迷藏,政府按照平米數給每個受災戶撥發了重建的費用。一年之後,黎明村大部分村民臉上都掛著笑,並沒有對未來有所擔憂,經歷過大災難反而更加從容面對生活。正如一個大大的高架宣傳欄上寫著“抓住災後機遇,努力重建家園”。
  王洪武家的房子早就修複好了,心理上的傷害也隨著第三個孩子的到來漸漸愈合,他給第三個女兒起了個小名兒,叫“如意”。他們對孩子的期望也很簡單,平安健康。
  文/特派蘆山記者 石愛華 範博韜
(編輯:SN094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fiuyh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